來源: 時間:2018-09-19 11:36:51
圖片說明:帕娜爾古麗用中醫知識幫親友看病。
【環球時報赴哈薩克斯坦特派記者 邢曉婧】哈薩克斯坦的醫療保健市場正掀起一股“中醫浪潮”,針灸、拔罐、刮痧等中式醫療被視為神奇、時髦的治療方法。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中醫藥已傳播到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其中29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法律認可,18個國家和地區將中醫藥納入醫療保險范疇。2017年,中國《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發布更是描繪了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宏偉藍圖,體現了希望通過中醫藥和養生文化“走出去”造?!耙粠б宦贰毕嚓P國家民眾的美好愿景。這讓中哈兩國醫療保健市場的行業先鋒嗅到商機的味道。
“阿拉木圖的中醫館數不清”
今年35歲的帕娜爾古麗住在哈薩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圖,機緣巧合接觸到中醫?!耙婚_始我很懷疑,不相信那些草藥葉子能治病救人?!迸聊葼柟披悓Α董h球時報》記者回憶說,“直到2014年我媽媽因為高血糖開始吃中藥調理,服用一段時間竟然控制住了,這才改變了我對中醫的看法?!彼€說:“沒想到療效這么好,傳統中醫文化太奇妙了,我一下子就著了迷?!?/p>
后來,帕娜爾古麗開始學習中醫養生知識,成了家人和朋友的“健康顧問”。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阿拉木圖最早只有兩三家中醫診所。但最近短短幾年間,針灸、推拿等各種中醫館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現在她已經搞不清楚具體數字了。
帕娜爾古麗的情況并非個例。在哈華人朱翠梅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受到中醫影響,哈薩克斯坦人特別愛泡腳、做足療。每次大約100元人民幣,價格雖然比中國國內還貴,但人氣就是居高不下?!?/p>
中醫緣何在哈薩克斯坦受到追捧?哈薩克斯坦國家醫學科學研究中心院長阿拜·拜根金在“一帶一路”中哈健康文化與產業合作論壇上發言稱,中亞地區的民眾熱愛和認可中醫藥,就連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本人也十分喜愛和信任中醫藥,這大大推動了兩國在該領域的積極合作與交流。
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們對疾病與健康的認識不斷提升,全球醫學發展趨勢已經由“重治療”轉變為“重預防”,這與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高度契合。在解決全球的健康問題方面,中醫、中藥和中華養生文化日益顯現出獨特的優勢和特殊的價值。
哈國留學生想開中醫館
中醫在哈薩克斯坦的推廣自然少不了國內企業的努力。北京同仁堂歐洲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哈薩克斯坦有限責任公司、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事務局醫學管理中心醫院于2017年6月在哈薩克斯坦總理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年新疆中醫民族醫學進一步走出國門,在哈薩克斯坦初步落成中醫康復診療中心。哈薩克斯坦國務秘書阿布德哈勒科娃評價說,中醫不僅可以普惠當地民眾,還能使更多哈國民眾了解中醫藥文化?!董h球時報》記者了解到,在1.4萬名留學中國的哈薩克斯坦學生當中,中醫專業已經成為“熱門”,學成回國開設中醫診所成為不少哈國留學生的目標。
阿斯塔納市衛生局局長卡馬爾然·納德洛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醫療保健領域在哈薩克斯坦處于相對空白的階段,政府正在積極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有望出臺減免稅收等利好政策。哈薩克斯坦的投資環境不錯,希望在該領域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外資企業展開合作。阿爾曼家庭醫療法律事務所第一所長薩烏肯諾娃說,中醫在哈薩克斯坦發展前景良好,距離阿斯塔納不遠的地方就有醫藥集團,設有工廠專門生產中醫保健產品。她表示,希望能以中醫帶動哈薩克斯坦的醫療發展,吸引中亞其他國家乃至世界各地的民眾來哈薩克斯坦開展醫療旅游,這也將為哈中合作打開一個全新局面。
機遇與風險并存
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吳振斗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雖然中醫藥“走出去”形勢良好,但也還面臨一些困難。一方面是中外文化的差距,中醫藥理論被各國接受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曾有來華學習中醫的外國學生表示,必須先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才能理解中醫精髓。另一方面,各國對中醫藥和中醫人員的準入還有障礙。一些來中國學習中醫的學生也擔心本國國內缺少中藥材,雖然在中國學了中醫,但回國后恐無法用于實踐,更不要提進行推廣。另外,缺乏中醫外語人才儲備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我們曾向一些國家派出中醫,并在出國前進行短期外語培訓。結果就是,雖然簡單交流問題不大,但在一些專業術語的溝通上仍存在障礙。
展望未來,隨著人們健康觀念變化和醫學模式轉變,以中醫藥為代表的傳統醫學必將越來越顯出獨特價值。對于未來中醫在哈薩克斯坦的發展,吳振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雙方還要繼續完善發展政策,深化互聯互通,加強交流與合作。此外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興業態,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共促繁榮發展。
為何選擇哈薩克斯坦
9月4日,從事中草藥健康產品開發與銷售的企業無限極在哈薩克斯坦的分支機構得到哈政府的正式批準,邁出開拓中亞市場的重要一步。
對中國企業來說,哈薩克斯坦究竟有哪些吸引力?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全球行政總裁俞江林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首先,作為“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中亞經濟的領頭羊,哈薩克斯坦近年來大力發展經貿,成為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這本身就吸引了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其次,哈薩克斯坦人民越來越認同中醫理念,開始學習中醫養生知識,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此外,國內的中醫機構陸續走進哈薩克斯坦,中哈兩國攜手共建中醫健康中心,讓我們相信該國的健康產業發展蘊藏著廣闊空間。
俞江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哈設立分支機構只是完成了第一步,透過這個機構,可以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和當地人的需求,在發展自身品牌的同時推動當地就業和健康產業發展。接下來會與當地醫療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開展科研合作,建立協同創新機制與合作平臺。推動中醫藥及健康產品在當地醫療健康體系中的應用,與哈國醫療保健產業互為補充。
中國貢獻:既立足當前又著眼未來(“一帶一路”五周年系列報道③)
神奇療法令人著迷 預防理念占得先機 哈薩克斯坦掀起一股“中醫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