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財經 時間:2018-08-13 09:11:22
2017年,中國接待入境旅客達到1.39億人次,出境游客達到1.17億人次,旅游外匯收入1234億美金,旅游對經濟和就業的綜合貢獻都超過了10%。
中國大步邁進大眾旅游的時代,當旅游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城市如何開發自己的旅游資源?當旅游和發展工業發生矛盾,城市的主政者究竟該做什么樣的取舍呢?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邀請多位城市主政者做客演播室,深度解讀!
撫順:不拋棄工業,也要搞生態旅游
遼寧省撫順市委副書記、市長 楊維:撫順因工業立市,興市,強市,煤、油、電、鋼、鋁,幾個產業都因煤而產生,如何發展工業和旅游,從概念上確實是矛盾的,但是面對這樣一個工業城市,我們一定要轉型。
另外,在撫順還有一個大的難題,就是我們還有一個水庫要保護,全國有九大水庫,我們就有其中之一,供遼寧省2300萬人喝水,7個城市用這個水,它的保護面積達到6400平方公里,占我們全市國土面積57%以上。
在這樣一個保護區面積里面,如果還發展工業是絕不可能的,面對這樣一種局面,我們就是按照總書記提出來的兩山理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通過生態旅游走出一條既不拋棄工業,同時又通過旅游產業讓這個城市走出了一條新生之路、轉型之路、提升之路。
茂名:放棄巨額經濟利益,礦坑變成公園
廣東省茂名市委副書記、市長 許志暉:茂名也曾經有這樣的一個矛盾,因為茂名素稱“南方油城”,在傳統的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時期,旅游是不可想象的。
這些年來我們的石油化工行業已經投入了幾十億元,進行技術工藝的改進,清潔生產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我們也在對工礦遺址進行生態修復。當年開采油頁巖形成了一個大礦坑,這個城市的傷疤也嚴重污染我們城市的空氣質量。
我們選擇放棄這個礦坑底下巨大的經濟利益,通過飲水植樹等一系列的生態修復工程,現在這個大礦坑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公園。所以,過去的“南方油城”已經蝶變成南方“游城”,旅游的游。
肇慶:搖擺之后決定工業優先
廣東省肇慶市委書記 賴澤華:肇慶也遇到這個問題,當年80年代工業基礎是很好的,到底工業立市還是旅游立市,有相當一段時間搖擺不定,后來兩手都抓,兩手都不夠硬,最后兩手都比較空。
因此,我總結肇慶現在跟珠三角核心區對比,經濟實力是比較“謙虛”的,原因在哪里?最核心的差距就在工業,因此市委市政府反復琢磨,最后制訂了工業優先,來尋求突破。
我感覺到工業對我們肇慶來講是立市之基,強市之本,旅游是萬世之策,富民之源。兩者本質上大的來講是并不矛盾的。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教授 蒙曼:這個問題實際上反映了一座城市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間的一個取舍和均衡的問題。